近年来,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
以“养老”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
“养老理财”“养老服务”等
诈骗手段花样百出
给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
小元整理了一些经典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
一、夕阳红养老院投资记
李大爷是一位退休老人,一直关注着养老问题。一天,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“夕阳红养老院”的电话,对方称养老院正在开展一项集资活动,投资养老院可以获得高额回报,并且还可以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。李大爷心动了,便前往养老院了解情况。
在养老院,李大爷看到了一个精美的宣传册,上面介绍了养老院的设施、环境和养老服务。养老院的负责人向李大爷介绍了集资的具体方案,称投资10万元可以获得12%的年回报,并且还可以优先享受养老院的养老服务。李大爷决定投资50万元,希望能获得更高的回报。
李大爷签订了投资合同,并将50万元转账到了养老院指定的账户。然而,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李大爷并没有收到任何回报,当他前往养老院询问时,却发现养老院已经人去楼空,负责人也无法联系上。李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小元提醒:
不法分子将养老投资绘制成了“宏伟”的蓝图,租赁豪华场地博取老年人“眼见为实”的信任,将来历不明、非法虚构的投资项目包装为稳赚不赔的赚钱机遇,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,这套剧本已经相当成熟,实属需要“严防死守”的领域。房地产投资项目周期长、风险高,正规机构会选择正规融资途径,不要相信从老年人口袋里掏钱、许诺保本高利的陌生人。
二、收藏品升值记
张大妈是一位热爱收藏的老年人,她平时喜欢收藏各种古董、字画等艺术品。一天,她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“艺术品投资公司”的客服,称张大妈手中的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,公司愿意高价收购她的藏品。
张大妈非常高兴,便与对方约定了面谈的时间。在面谈过程中,对方对张大妈的藏品进行了所谓的“鉴定”,并表示这些藏品价值连城,公司愿意以高价购买。张大妈相信了对方的话,便将手中的藏品交给了对方。
然而,过了不久,张大妈却发现对方一直未履行收购承诺,也无法联系上对方。这时,张大妈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。她报警求助,并进行了藏品鉴定,结果显示她的藏品并没有对方所说的那么价值连城。
小元提醒:
不法分子利用大多数老年人缺乏收藏品知识及对自己的“藏品”“老物件”缺乏正确的价值认知等特点,先以免费鉴定让被害人来到公司,然后报出天价,承诺拍卖,设下环环陷阱,以保证金手续费、海关费、升级拍卖场次等各种理由让老年人交钱,实际全是骗局,当有人跟您说你的“宝贝”很值钱时,请您不要轻信,更不要轻易为此付出金钱。如果真的要交易藏品古玩,请一定通过正规渠道比如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切勿偏听偏信,定要多询细问!
三、老年会长任职记
李大爷是一位退休老人,他希望能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,补贴家用。一天,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,称某公司招聘兼职人员,工作内容简单,时间灵活,待遇优厚。李大爷非常感兴趣,便与对方取得了联系。
对方自称是公司人事部的工作人员,详细介绍了兼职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报酬。李大爷觉得这个工作很适合自己,便表示愿意接受。然而,对方却表示,李大爷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押金和培训费,才能正式上岗。
李大爷有些犹豫,但对方承诺,押金和培训费会在李大爷正式上岗后退还。考虑到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容易,李大爷最终还是决定缴纳押金和培训费。然而,在缴纳费用后,李大爷却发现对方不再回应他的消息,也无法联系上。这时,李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求职诈骗。
小元提醒:
老年人发挥余热、贡献社会是积极养老的一种生活方式,是值得提倡的,但小元温馨提示:千万不能盲目相信陌生电话、陌生机构发出的高薪闲职邀约,更不能被“糖衣炮弹”迷惑,同时,正规工作绝不会要求缴纳入职手续费、保证金、保险费,只要遇到付款问题,一律拒绝,新时代老年人,可以不服老,但绝不被套路。
老年人攒点钱不容易
可是现实生活中
有些可恨的犯罪分子
专盯老年人的“钱袋子”
那么,如何向“养老诈骗”说不呢?
1.警惕所谓的免费活动,多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;作为子女,应该多关心老人,当发现老人被骗时,要耐心开导,并立即报警,及时止损。
2.天上不会掉馅饼,投资理财需谨慎,不轻信所谓“真保本、高回报”的虚假承诺,实则骗人。
3.妥善保护个人信息,不点击各类陌生链接,陌生来电保持警惕,不随便透漏身份证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。
4.活到老、学到老。老年人应多关注与自身相关的政策、新闻报道及反诈骗宣传,了解当前多发的诈骗手法,提高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。
5.提高反诈骗意识,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。如果受骗,请注意留存转账证据,敢于报警,积极维权。